在浙江的东北沿海,浙江公司舟山电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万顷之中。作为保障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能源重器,这座承担本岛80%电力供应的电厂即将迎来“连续安全生产9000天”的重大突破,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史上立下又一座新的丰碑。
4月15日,海面突然刮起了大风,这对春季的岛城来说极为罕见。该厂运行四值的微信群第一时间弹出了厂级紧急通知:“据最新气象预报,预计今明将迎来一次显著的降雨和强风过程。各生产部门要落实夜间值班值守,加强薄弱区域检查。”
入夜时分,厂区笼罩在诡谲的铅灰色天幕下,狂风裹挟着咸腥的雨点,无情地切割着每一寸空气。结束一轮巡检的四值运行人员卓宣羽推开了集控值班室的门,抹了把糊住视线的雨水,整理了一下被户外大风吹得有些凌乱的防风服,抬头望向集控室上方的光字牌,自言自语道:“离安全生产9000天就差最后一天了,坚持住!”
图为巡检员就地检查户外热控设备
今晚,卓宣羽负责检查主厂房所有门窗是否紧闭,室外管道、阀门有无泄漏以及户外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仅仅是他,其他在岗的职工也正在各自负责区域忙碌着:检查室外端子箱、机构箱内的加热装置是否运行正常,设备有无渗漏油现象,门窗是否完好无损。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确保机组可靠运行。
集控室内,明亮的灯光下,操作员们端坐严肃。大家都把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变化着的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伴随着鼠标移动点击发出的声音,整个集控室的氛围专注而又专业,仿佛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对安全生产的坚定承诺。
“离安全生产9000天就差一步,大家提高警惕,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放松!”
“重点关注一下空气预热器的电流大小,正常的电流值应该是30安左右,若发现电流有增大趋势并且持续增加,立即汇报。”
“及时和就地巡检沟通,检查空气预热器现场设备是否有异音异味,记得关注空预器轴承和电机的温度、振动等重要参数是否正常。”
随着单元长一条条指令的发布,操作员们有条不紊地执行着相关操作,应对负荷变化可能带来的隐患。每一次点击屏幕、翻看数据,都是与风雨的无声博弈。
图为操作员盘前调整机组运行参数
这样的应急场景早已根植于当班人员的脑内,形成反射式记忆。平日里,该厂坚持以各类典型事故案例为镜,结合设备综合运行情况,不断查找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薄弱环节、潜在隐患,逐步完善和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使各类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可控、在控。
集控室内的一幕幕,源自该厂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员工思想渗透的日常功课: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营造出时效持久、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广大员工养成良好的思考和行为惯性。
图为操作员学习应急处置方案
时间悄然流逝,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唯有肩负着保供重任的电厂灯火通明、不动如山。将安全理念贯穿到所有人员和工作的模式,在今夜的极端天气下,构筑起了维护机组安全运行的坚实屏障。
“就地巡检一切正常,各项安全措施已全部做到位。”
“盘前参数一切正常,各项设备运行指标稳定。”
23点50分,临近交班,当班人员整理好记录、更新完日志,认真签下自己的名字,等待与接班同事对接。而卓宣羽也终于完成本班次全部巡检任务,裹着能拧出水来的工作服回到集控室。
时间悄然来到了4月16日的0时0分,集控室内,显示安全生产天数的光字牌从8999翻转成9000。
9000天安全生产运行纪录,就来自每一位运行人员日夜坚守、与心跳同频的专注。这座东海之滨的能源堡垒以及护卫它的全体舟电人,以永不松懈的姿态,砥砺奋进、默默坚守,朝着下一个“安全生产10000天”的新目标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