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停触点煤粉清零,空压机启运成功!”4月18日下午,山东聊城公司一期1号转运站内空压机轰鸣响起,这标志着该公司燃料检修人员连续56小时攻坚,成功破解了设备投运两年来的首例隐蔽性缺陷。
“一期1号转运站干雾系统空压机频繁停机,控制系统却未留存任何报警记录。”4月15日早班,运行人员发现异常。干雾系统空压机承担粉尘治理重任,此时恰逢高硫煤集中接卸期,转运站瞬时粉尘浓度已达预警值。
明明异常存在,系统却不留任何“做乱”痕迹,面对毫无故障征兆的干雾抑尘设备“罢工”难题,燃料电工班班长李长达面容严肃,眉头紧皱。稍作思忖后,他立即汇报部门,申请启动“三级诊断”预案,随后便是迅速执行的应对措施: 技术组调取近三月2000组运行数据交叉比对;机械班对空压机本体进行“望闻问切”,全面“体检”;电工班则拿起检测仪器,对控制回路展开精细“扫描”。
图为维护人员排查控制回路
“空压机本体无异常。”“控制回路动作正确。”24小时过去,经过反复排查,已经有两路人马反馈一切正常。然而空压机异常依然存在,而原因始终不露真容,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数据分析结果,技术组压力倍增。
图为维护人员现场排查一次系统
“急停回路存在异常阻值!”技术组奋战30多个小时,具有丰富检修经验的老专工马峰景终于从海量数据中捕捉到蛛丝马迹,并正确判断出异常点。当拆解防护等级达IP67的急停按钮时,发现其内部精密触点竟附着煤粉结晶体——这种因设备长期振动产生的“呼吸效应”带来的隐性缺陷,在设备连续运行727天后终于显露出蛛丝马迹。
原因找到,解决起来只是时间问题,检修组采用“正压吹扫+更换备品”措施,在保证防爆性能前提下完成毫米级触点修复。同时检修人员提前预防,马不下鞍,一鼓作气利用两天时间,同步为全厂20个急停装置加装双重防尘滤网,实现“治理一点,防控一片”。
图为维护人员对其他同类设备进行异常点排查
“粉尘治理设备自身也会遭遇‘粉尘劫’,我们要用绣花功夫做检修,让环保设备始终健康上岗……”技术分享会上,燃料检修专工马峰景再次强调要汲取本次设备隐患经验,注意从设备工作环境中判断异常。
本次攻坚不仅创造了“无历史故障设备诊断”的经典案例,针对此隐患,聊城公司更把故障判断、检修、预防等方法、措施落实到纸上,催生出《精密触点防尘技术规范》等三项规范,并将此案例纳入“隐形故障处置库”,为处理同类型故障积累宝贵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