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泰州,细雨斜织,一团氤氲的水雾将整个厂房温柔笼罩。在江苏泰州公司集控室,液晶屏上的负荷曲线如同失控的心电图——三台机组负荷正以每分钟1万千瓦的速度下降,执行着深度调峰指令。
“叮铃铃……”万籁俱寂的深夜,一连串刺耳的电话铃声如滚珠状陡然响起。
“产能增加,用汽量需求激增,急需300吉焦热量支援!”4月18日凌晨,一通来自联泰热力公司的紧急电话打破集控室的宁静。
值长陈国民放下电话,盯着DCS系统上跳动的数字,他知道,这个数字背后是扬子江龙凤堂、恒瑞公司、泰兴化工园区、CCUS的供热保障线。
图为值长查看全厂供热系统图
“厂界中压供热压力必须守住1.9Mpa,高压压力不能低于3.4Mpa,同时要保证CCUS正常供汽。”运行部副主任叶罗对机组深度调峰时的供热保障提出要求。
在机组负荷率不足40%的情况下,想要维持1.9MPa的中压压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陈国民闻令而动,迅速布置好任务,让副值长赵钦与热力公司保持沟通,他来联系调度,尽可能保证机组负荷在400MW以上。他知道,此刻每下降0.1Mpa,就意味着供热用户可能面临减产的风险。
集控室内,值班员郭蒙正快速点击着鼠标,不停地开大供热调门,150、200、250吉焦……中压供热量在缓慢增加。
负荷减至420MW后,中压供热压力出现明显的下降,机组长缪希希正快速翻阅着DCS供热画面,发现3、4号机组高压供热已经全开,高压转中压出力受限。
陈国民不停地切换三台机组的供热画面,他想到恒瑞供热可以由1号机组供给,这样就可以减少3、4号机组高压至恒瑞供热,让更多高压蒸汽通过高转中管路挤入中压供热管道,既满足了恒瑞用户流量,又能满足中压供热压力需求。方案确定后,他立即对值班员和巡检下达了操作指令,将1号机至恒瑞供热调门逐渐开大,做好暖管切换汽源准备。
图为运行人员检查供热管道
夜风裹着细雨,打在巡检员景薛晟的安全帽上噼啪作响。他戴上沾满油渍的棉线手套,抓起阀门扳手,猫着腰钻进热网管沟,蹲在恒瑞供汽管路下方。对讲机里第三次传来催促声时,他紧紧咬住手电筒,手中开始逆时针缓慢旋转着阀门。
"咔嗒",随着阀芯转动的金属震颤,疏水阀终于松动半圈,高温水流从疏水阀激射而出,景薛晟下眼睑神经质地跳动两下,汗珠顺着脸颊滑进口罩。他站在疏水阀的侧面,沿着恒瑞供热管线逐个轮流开启疏水阀,通过交替冲洗排出管道内积水。当远处传来蒸汽管道的震颤嗡鸣时,景薛晟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汽流已经通过去了。
“1号机恒瑞供汽管路暖管疏水正常!”景薛晟擦拭着鬓角的凝结水珠,通过对讲机传来了喜悦的消息。
集控室里,郭蒙正对比着三台机组供恒瑞的温度变化情况,他逐渐关小3、4号机高压至恒瑞的调门开度,开大1号机至恒瑞供热调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展示着供热的各项参数与画面,恒瑞汽源压力、温度一切正常,恒瑞汽源切换成功!中压热网流量计数字开始逆势上扬:250、300、350吉焦……
图为运行人员调节供热供汽阀门
凌晨2时50分,三台机组负荷均减至400MW,供热系统稳住阵脚。运行日志显示,过去2小时他们完成了23项参数调整:通过进行恒瑞供热的汽源切换,将中压压力维持在2.0Mpa,高压维持在3.65Mpa,这些数字背后,是值班员连续操作鼠标2小时,用精细调整来平衡不同的供热用户压力,是巡检员沿着管路不停地疏水暖管,将恒瑞汽源来回切换的结果。
凌晨3点,汽机房疏水阀发出悠长的叹息。景薛晟摘下手套,望着通向汽机房外的供热管路,知道这些银蛇般游走的管线脉络,此刻正将滚烫的坚守输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工业园区。
从汽机房的蒸汽低吼到集控室的数字洪流,一线员工穿梭在错综供热管道间,管道的震颤与扳手的敲击构成工业交响乐。让热源源不“断”的背后,正是这群与星辰同行供热守护者的坚守与奉献。